回答

收藏

[可视化] 延迟退休政策最新预测:两步走,2023公布2025年实施。

保险数据 保险数据 691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3-05-07

延迟退休是海外国家为抵御人口老龄化所采取的常见政策手段,大部分国家的现行退休年龄通常在65岁及以上。延长退休年龄是有效化解人口老龄危机和缓解政府财政负担的手段,被海外许多国家所采用。以日本为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全国人口将近三成,几乎每隔10-20年就会进行延迟退休改革,2020年修订通过的《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提出“企业有义务达成雇佣劳动者工作到70岁”,意味着日本社会或即将正式进入70岁退休的时代。目前,大部分海外国家男女性退休年龄都在65岁及以上,明显高于我国。

01、不同国家的退休年龄.png



预计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将在2023年正式公布,并以“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为实施原则。具体来看,改革可能分为两步。第一步,预计2025年取消区分女干部和女工人退休年龄,统一并轨按照55岁执行;第二步,预计男/女退休年龄分别按照每年延迟2/4个月速度渐进式推进,到2055年前后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

02、我国历年 65 岁以上占比与老年人口抚养比.png



小步调整:渐进式推进改革,而非一步到位。改革需遵循“稳”字基调,避免对社会造成过大冲击。一方面,参考国际经验,通常在改革方案公布后,会设定2年及以上的过渡期便于民众适应政策调整,预计我国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另一方面,实施期内一般每年会小步慢推提高退休年龄,直至完成目标,如每年延迟2-4个月可能是较为稳健的速度。
分类推进:区分性别与职业,做到因类而异。从性别维度来看,男女退休年龄标准或应缩小差距,综合考虑健康预期寿命、海外国家退休年龄设定,我们认为确立65岁为最终男女法定目标退休年龄是较为合适的选择。从职业维度来看,现有不同职业间存在的政策差异或将继续维持,既鼓励高级技能人员、高学历人员等延长退休年龄,又允许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岗位的人员提前退休年龄。

03、我国历年出生人数与出生率.png



弹性实施:建立弹性退休机制,稳定民众预期。重点在于区分退休年龄和养老金领取年龄,或建立养老金早减晚增的弹性退休激励机制。一方面,预计允许劳动者在达到最低退休年龄并满足缴费年限后,根据自身情况申请提前退休,但只能领取全额养老金的一定比例。另一方面,预计对达到正常退休年龄、小于最晚退休年龄的延迟退休劳动者,提供养老金补助,以此鼓励劳动者自愿延迟退休。
统筹兼顾:协同推行配套措施,不能单兵突进。延迟退休不仅是关于退休年龄的改革,需避免单一内容变革带来的制度发展畸形。“十四五”规划已明确指出“将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修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此外,就业保障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尚需跟进,为之保驾护航,包括立法禁止就业年龄歧视、向雇佣高龄劳动者的用人单位提供现金补贴、税收减免等。(《人口负增长下的养老与生育政策图谱》)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