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
健康?家庭?财产?关于养老,人们最焦虑和迷茫什么?
保险数据
472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4-01-19
|
健康、家庭、财产无疑是当今社会人们最重视的养老三要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开始面临身体机能下降、子女各自离巢成家、退休后收入缩水等问题,相应地,所有受访者整体表现出对于社保、医疗、资产方面的担忧,其中最担忧的五项养老生活风险(可多选)分别是医疗支出增加(48.5%)、社保不足(48.0%)、资产贬值(44.9%)、收入降低(43.5%)和子女赡养负担(31.8%)。
医疗支出的增加已然成为当前人们普遍最为担忧的养老生活风险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个人卫生支出近年来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人们对于医疗开支的敏感度只增不减,尤其在面对重大疾病的大额医药费支出时,人们普遍存在较大的缴费压力和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及老龄化的加剧,全社会对于老年医疗卫生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攀升。子女离巢后生活自理能力、健康受损后治疗及护理所需的资金储备,已然成为养老生活重要风险事项。
不同收入群体的养老担忧不尽相同:基础养老保障?资产保值增值?
税后年薪36万以下的受访者更关注基础养老保障,或源于对社保不足和医疗支出增加的担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这种担忧程度逐渐减弱。
税后年薪在48万-102万的人群对资产保值增值敏感度更高。随着税后年薪水平的提升,对资产贬值担忧的人群所占比例逐渐上升。
税后年薪在6-36万的人群更加关注社保不足、医疗支出增加,认为其对未来养老生活存在影响。(图表24、图表25)在储蓄能力受限和投资机会较为单一的情况下,资产积累速度相对减缓,考虑到养老期间的经济负担,忧虑程度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一部分收入偏低的人群可能并没有加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他们不仅面临在退休时未能储备足够的养老资金,更可能难以获得普惠的医疗保障。因此,这类人群可能更需要配备基础的养老保障,如社保、意外保障、重疾保障及医疗保障,提升个人抗风险能力。
对于税后年薪在48万-102万的人群而言,其可能持有更多的金融产品,这些资产的增贬情况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养老资金储备水平,进而给养老生活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现有金融产品面临的波动风险是这类人群的担忧焦点。(图表26)其次,这类人群更加关注长寿风险,即个人寿命比预期寿命更长,而养老资金未能与时俱进,在长寿情况下反而可能面临财务困境风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收入的继续提升,税后年薪在102万以上的人群对于资产贬值问题的焦虑程度降低,这类人群的资本积累更加扎实,拥有更强的财务安全垫,具备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他们也更有能力获取一定的专业金融咨询,这些特征均会减少他们对资产贬值影响养老生活而带来的担忧。(图表26)
考虑到养老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多种问题,女性对养老担忧的程度高于男性。
女性更长的平均寿命使她们更容易面临较长的退休期,需要更长期的养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女性可能还承受着因家庭情况变化而导致职业生涯受阻的风险,如育儿或照顾家庭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工资和养老资金的有序储备,引发了女性更高的焦虑。
随着家庭结构的复杂化,养老担忧程度逐渐上升。社保不足和医疗支出增加仍然是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养老生活产生担忧的主要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孩家庭除了担心养老资金储备不足之外,还担心子女赡养的负担。
从人口结构变化方面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家庭规模变小,子女需要承担的赡养父母的责任会更加显著,给小家庭带来更多的压力和负担。
有孩家庭的焦虑有着多种缘由。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有孩家庭花费了大量的家庭资金储备。而当夫妻考虑养老需求时,除了需要保证自己未来的养老资金外,还需要考虑为父母的养老资金提供支持,这三个重要需求给家庭财务状况带来更大的挑战。而当有孩家庭面对父母养老期间的陪伴与护理责任时,则可能很难平衡家庭各种需求项,时间、金钱与精力都相对“贫瘠”,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难兼顾自己的养老需求。(《2023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