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收藏

[可视化] 当代青年人养老规划调查:准备篇

保险数据 保险数据 664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2-12-18

收入越高越舍得为养老储备花钱
关于养老的准备金,绝大多数受访青年(83.0%)会有自己的小算盘,每月的劳动所得除了应付衣食住行等固定日常开销以外,用于养老储备的部分只能控制在月收入的20%以内。不过,也有格外重视养老的群体,17%的人愿意将月收入的20%以上投资到“未来”中去。

1、为了长远打算,您会将月收入的百分之多少用作养老储蓄?.png


当然,收入层次的不同也影响着对同一件事物的看法。可以发现,年收入50万以上的人更舍得在养老这件事上“花钱”,有一半的人更倾向于将月收入的20%以上投资到养老事业之中去。

2、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人群会将月收入的百分之多少用作养老储蓄?.png


一两百万开启理想的养老生活
在满足养老无忧的前提下,到底要准备多少资金才能覆盖名目繁多的养老支出,实现当代青年心中的“体面”养老呢?超6成(63.3%)受访青年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想要保持不错的晚年生活水准,一两百万刚刚好。

3、有多少存款才能安心退休?.png


有趣的是,95后和00后更倾向于100万,85后和90后更倾向于200万。或许对于初入社会的前者来说,养老还是一个比较遥远模糊的概念,因而对养老所需的预期存款数额还比较乐观。与之相反,后者已在职场打拼许久,甚至大多上有老下有小,身上背负的压力让他们对养老的实际储备会有更多期待。

4、90后觉得有多少存款才能安心退休.png


5%~10%,养老产品的理想年化收益
当代青年对养老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又是怎样的呢?数据显示,近6成人的预期在5%-10%之间,略高于当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反应出“往上够一够”的收益追求。

5、当代青年对养老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png


随着年收入的提高,受访者对预期年化收益率的要求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年收入50万以上的人群中有2/3的群体希望养老产品能到达到每年10%-15%的收益率。

6、年收入50万以上青年人群的预期年化收益率.png


养老认知差异大,行为模式大不同
对养老认知的差异同样反应在行为上。还没开始对养老进行规划的青年人群大多认为自己的收入尚可,也有稳定缴纳社保养老金,依靠“国家养我”应该不是大问题。此外,也有相当部分人群认为在新型养老模式不断涌现之时,未来养老或许可以实现互助。

7、当代青年目前没有对养老做规划的原因(多选).png


与此相反,开始对养老规划未雨绸缪的人群大多认为当今社会老龄化加剧,国家统筹已不足以支撑个人养老,需要多一份备选方案。当然,再多的方案都是为了达成同一个目的而服务,即在退休后过上理想的生活,开启精彩“第二人生”。

8、当代青年目前开始对养老做规划的原因(多选).png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