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收藏

代理人应该如何有效促成?

阅读提升 阅读提升 2058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09-05-24

促成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准客户成为投保客户

  我们不要小看促成。如果在最后促成方面犯错误,仍然会把机会拱手送给竞争者,或者签单不到位。

    下面是建议大家掌握的要领

  要领一,掌握客户面对促成时的心理状态

  营销员推销的保单大多是被个人购买的,属于私人购买行为。私有财产受所有者个人支配,在非强迫的情况下,个人在花钱时,尤其是花许多钱的时候总是慎之又慎。当他们拿不定主意时,一般爱征求别人的意见。在做掏钱决定之前,他们最容易做出的决定就是放弃购买或暂缓购买。

  针对这个心理状态,营销员需要给予客户极大的鼓励,帮助他们下决心。如果说做保险有感性因素,那么促成是最感性的。比如我们说:

  “别再犹豫了,今天的决定关系到您的退休生活质量。”

  “您不是在花钱买保险,而是通过保险理财。”

  “我相信今后您一定会感谢我今天让您签单。”

  “我来帮您下决心吧,我不知道帮多少人下购买保险的决心,最后他们都感激我。请在这里签上尊姓大名。”

  “成功者未必都有保险,但没有保险意识的人永远不是真正的成功者。”

  “张三,如果李四生病住院,你能给他报销医疗费用吗?哪怕一半都行。”

  在促成这个环节,建议大家多学习美国汽车推销大师乔·吉拉德的经验。他在《如何成交》(Howtoclose)这本书里介绍了许多促成技巧和思路,相信一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领二,直截了当

  到了促成阶段,我们要给客户明确的促成提示,不要不好意思或转弯抹角或等待客户主动开口。如果有的营销员确实很难直接开口,也可以利用动作强有力地提示客户。下面是一些促成用语。

  正确用语一:“好了,计划书您也满意了,我们现在就正式办理投保手续。”(要让客户感到投保是很郑重的。)

  错误用语一:“好了,计划书您也满意了,我们现在就办理投保手续,好吗?”(错在把促成决定权交给客户,而不是帮助客户下决心。)

  正确用语二:“现在我们就填写投保单!对了,你的身份证号码是……”(边填投保单,边问客户,并且盯着对方。)

  错误用语二:“现在我们就填写投保单!对了,你带身份证了吗?”(错误在于给客户创造暂缓投保的正当理由。)

  正确用语三:“告诉我你的身份证号码!”(边填投保单,边问客户,并且不容质疑地盯着对方。)

  正确用语四:“为了慎重起见,我开车带您到我的工作室正式办理投保手续!”(不仅给对方明确的提示,还提前打消客户内心复杂的疑虑。)

  正确用语五:“看来您对保险理财认识非常快。好了,现在我们就进入最后一道程序———正式投保。”

  直截了当地促成也会遇到麻烦,下面是有代表性的案例。

  麻烦一,客户没有足够的钱。

  办法一:先别考虑钱够不够,我们继续填投保单。对了,您指定谁做受益人?(让客户淡化花钱问题,把注意力继续放在投保手续上。填完单再重点解决钱的问题。)

  办法二:您是说现在身上没带那么多钱,不要紧,反正把钱拿来后我们还得填投保单,现在我们继续填单。(暗示客户必须拿钱,同时继续控制局面。)

  麻烦二,客户没有带身份证。

  办法:没带身份证不要紧,我们继续填写别的事项,最后再解决身份证的问题。现在,请您仔细阅读一下健康告知书,有什么疑问随时问我。

  麻烦三,客户希望与家人商量一下。

  办法一:您本人就有合法的投保权利,完全可以自己决定。您不会对自己的决定没有信心吧!

  办法二:我完全理解您的慎重,与家人商量也很有必要。但这项合约是关于您本人的,难道您怀疑自己的正确决定吗!

  办法三:与家人商量一下很有必要,但我猜想您在缴费标准上还存在顾虑,是吗?(把问题引向缴费说明上,打消对方的价格顾虑。)

  办法四:与家人商量一下很有必要,但假如您爱人执意不投保,我想您很可能会放弃自己的终生保障计划,放弃我们这么长时间共同努力的成果。这实在有些可惜。那好,我建议把您爱人的情况介绍一下,我们一起做他(她)的工作(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客户执意征求家人意见时,就暂时放弃对其本人的促成,转过来做家人的工作。妥协的结果,还可能说服家人投保)。

  要领三,创意促成

  吉日促成法:利用生效日,客户生日和节假日等促成。

  营销员:“今天是16号,非常适合办理投保手续。”

  客户:“为什么?”

  营销员:“我这个人给客户办手续,最喜欢选择逢6的日子。办保险就讲究个顺字。”

  当然,逢5的日子也可以这样做。大家还可以挖掘许多类似的技巧。

  吉祥促成法:在投保份数上做文章。比如养老年金要带8、少儿保险要取整数(10、20等等,圆圆满满)、终身寿险要带6、9(求个顺)。

  需要提醒大家,这样做也未必到位。这些方法也只是雕虫小技,不值得花功夫钻研。建议大家在知识方面、技术方面多加努力。

  通胀促成法:利用通货膨胀对养老年金购买力的影响进行促成。

  但需要提醒的是,注意促成对象的收入水平。如果对方是高收入者,通胀法比较有效,如果是中低收入者,例如每年收入3万元以下,最好别用这个方法。客户本来就有些犹豫,我们再把通胀因素考虑进去,客户只好放弃购买。

  此外,还有二择一法,体检促成法等许多方法。这些,营销员都应当多加应用。总之要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促成用语。

  切记,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不能在小河沟里翻船。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