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报告]
从保险产品看需求之二:十年磨一剑,初露锋芒。
研究报告
1353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18-11-12
|
2018 年5 月1 日,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经历了10 余年的发展正式开启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税前最高可扣缴纳1000元/月,年度最高递延税额5400 元。
我国老龄化问题不断突出,2017 年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不佳,2017 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 万,比2016 年的1786 万少了63万,下降了3.5%,出生率持续低迷。青壮年人口数量减少,65 岁老龄化人口比例不断上升,2017 年我国65 岁以上新增人口898 万,人口自然增长数737 万人,65 岁以上老龄化新增人口首次超过我国人口自然增长数,1962-1976 年一代“婴儿潮”即将步入老龄化,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不断下行,至2014 年已只有45%,已经处于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划定的养老金替代率警戒线之内。2017年,企业年金参保企业数80429 个,较2016 年增加5.4%,但参保职工数2331.39 万人,较2016 年仅有0.27%的增幅,创下最低增幅记录,增幅缓慢已连续出现3 年,实际发展速度已几乎出现停滞。
商业养老保险或将成为填补养老金替代率缺口的的重要力量,新政落地对于商业养老保险将起到重大推动。我们认为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落地的情况下,团险业务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拥有良好团险业务基础的大型险企将因为新政获得更大的市占率,并将推动保险行业的发展,给予保险行业“看好”的评级。
【目录】
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解读
(一)试点地区现状
(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
(三)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具体税收优惠
二、我国老龄化现状
(一)全面二孩效果不佳,出生率据预测将持续下降
(二)老龄化人口不断攀升,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三)“婴儿潮”一代将步入老龄化,养老未来可忧
三、中国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现状
(一)三支柱模式具有国际普遍性
(二)公共养老金(第一支柱)现状
(三)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第二支柱)现状
(四)商业养老金(第三支柱)现状
(五)美国方面的经验
四、商业养老保险未来可期
(一)产品收益稳定、适合民众购买
(二)未来优惠有待加强
(三)政策落地对市场发展的想象空间
(四)团险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五)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将贡献新的价值增长点,利好大型险企
【图表目录 】
表 1、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历史政策汇总
表 2、 税前收入对应最高年度减税额度(元)
表 3、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扣金后税前收入对应的各项数值计算
表 4、1949 年-2017 年全国出生人口(万)
表 5、主要发达国家与中国(内地)养老保障体系梳理
表 6、已公布递延税收养老保险形态
表 7、第三支柱保费的情景假设
图 1、2017 年全国与试点地区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
图 2、1949 年-2017 年我国出生率与死亡率
图 3、1997 年-2017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占比
图 4、1949 年-2017 年我国出生人口(万)
图 5、1997 年-2014 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
图 6、2007-2017 年企业年金参保职工数与其增长率
图 7、2016 年中美三大支柱资产对比
图 8、2017 年 4 家上市险企团险保费收入与其占比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