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寿险市场上,保险营销员的脱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大批“孤儿”保单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寿险公司大都专门设有收展员。收展员一般来自三个渠道:营销员队伍中的优秀营销人员、社会上公开招聘、从正式员工中选派。
在一般人看来,收展工作就是收收续期保费,至于新单拓展则是顺水推舟,碰到机会就做,没成功也无所谓,工作难度小,远没有营销员拓展新业务的挑战性强。实务上,收展工作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收展部门往往设备简陋,办公条件差,人员配备少,长期缺少培训,工资待遇过低,在公司的年度表彰大会上也鲜有收展人员榜上有名。其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待遇过低和考核制度不合理,收展员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工资、计件工资和交通资讯补贴组成,与所收取的保费规模和续期佣金没有关系,压抑了收展员的积极性。实际上,收展工作往往强度很大,并不轻松,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某部门2001年续期保费52209482元,由10名收展员续收的保费为15853668元,占30%。同时,收展工作也是一个与客户重新建立信任的过程,不少收展员反映,为了完成一笔续收保费任务,他们往往费尽口舌,忍受责难,往返数趟才能达成。有时为了和客户联络感情,还得自掏腰包送些小礼物。更有甚者,有的客户家庭不和无处撒气,竟转嫁到收展员身上。收展员反映,与营销员相比,后者还可以选择客户,而前者则往往没有这个权利。
其实,换个角度,我们也许会重新审视收展工作。保险业本质上是服务行业,保险公司向客户提供的是保障和投资服务。目前保险市场上各家公司的产品之间差异化程度并不大,要想在众多的同业中脱颖而出,只有靠服务取胜。无论是提升公司的品牌美誉度,维护顾客对公司的忠诚度,还是推动诚信为本的经营战略,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优质服务上来。惟有优质服务,才能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公司发展能够达到的高度。而收展工作正是体现保险优质服务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消费者往往更重视保险的售后服务,并据此形成对一家公司的评价。只有真正考虑客户需求的公司才能最终赢得市场,而这需要一个公司具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收展工作做得好,可以形成正面的“窗口”效应,使客户通过收展员的优质服务体会到公司对客户利益的尊重,不仅可以稳定现有的客户资源,还可以通过客户带来更多的客户。形象地说,收展员面临的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宝藏”,做好收展工作,将为寿险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做不好则只能拱手让人。
因此,收展工作不仅不是小事,而且还事关公司发展的大计,必须从制度设计的角度予以高度重视,完善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制定合理的激励考核制度,充分发挥收展员的积极性,将收展工作做好做细。中国保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