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收藏

[可视化] 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什么要关注老龄化

保险数据 保险数据 644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3-03-29

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速,养老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给出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总人口数的7%,就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Aging Society)” 。当该比例达到或者超过14%,则进入“老龄社会(Aged Society)”。

1、2012-2021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png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2.6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人口2亿人,占14.2% 。从2012年到2021年的十年时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由9.4%快速上升到14.2%,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峰值,65周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近3.8亿,占比将达到27.9%。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程度加深,已成为当前全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老年抚养比逐年攀升,社会养老负担加剧

老年抚养比是指人口中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的比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生育率降低,寿命延长,使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

2、 2012-2021中国人口老年抚养比.png



截至2021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为20.8%,意味着平均5个劳动年龄人口供养一个65岁及以上年龄的老人。老年抚养比在2012-2021的十年间增长了8.1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人口展望(World PopulationProspects 2022) 的估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抚养比或将达到51.47%,意味着我国的养老负担更为沉重。在此背景下,积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体系,分散日益加重的社会养老负担,对我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保障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养老体系存在一定失衡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的相对完善的养老三支柱体系。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内抚养比从2000年的30.34%提升至2020年的38.84%,人均养老金相对社会平均工资的水平也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

3、文件历程.png



按人均养老金水平,2021年末城镇职工平均的基本养老金为每月3577元左右、城乡居民平均的基本养老金为每月191元左右,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待遇一般也不会超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1/2,且覆盖面较小。因此,为了满足不同人群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在原有基础上积极促进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发展,有效发挥其补充作用成为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2022中国中青年养老成熟度调查报告》)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