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19&恒大研究院
研究报告
629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19-10-08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由导入期迈入成长期,保有量渗透率不到2%,仍有很大成长空间。自2001 年我国正式启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至今,行业经历了战略规划期(2001-2008 年)、导入期(2009-2015 年)、成长期(2016 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201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8159 辆,2018 年销量达到125.6 万辆,九年内复合增速达到87.5%。2018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200.1 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占105.3 万辆,超过其余国家总和。从渗透率来看,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5.6 万辆,约占全部汽车销量的4.5%;截止到2019 年6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344 万辆,而传统燃油车保有量达到2.5 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渗透率不到1.4%,成长空间广阔。
目录: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导入期迈向成长期,产销规模全球第一
2、政策端:双积分接力补贴构建长效机制,扩大对外开放鼓励高质量竞争
补贴加速退坡,补购置转向补运营与基础设施
以双积分政策为核心构建新能源汽车发展长效机制
放开外资股比限制,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国际竞争
3、需求端:纯电动乘用车成为主流,大型化高端化趋势显现
分场景:乘用车销量占比超过九成
分技术: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近八成
分地区:销量集中于一二线与限牌城市,逐渐往二三线与非限牌城市渗透
分级别:新能源乘用车呈现大型化、高端化趋势
分终端:私人消费占比提升
4、供给端:乘用车市场形成三大阵营,外资车企开始发力
5、技术端:三电技术水平快速提升
整车:续航里程提升明显,百公里电耗下降显著
电池: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处于全球第一阵营
电机:基本完成国产替代,三合一是未来发展趋势
电控:核心器件IGBT 已实现国产突破,但对外依存度仍高
智能网联:已取得部分进展、核心技术尚不成熟
6、基础设施端:充电桩保有量快速提升,充电难问题有所改善
7、挑战与展望
后补贴时代,产业链降成本是当务之急
后合资时代,自主品牌急需提升自身竞争力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