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报告]
深度研究 | 黄金增长15年,中国寿险深度将于2032年达到峰值
研究报告
 
1341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18-12-08 
 
 
 
 
| 
 | 
 
 
2017 年中国寿险保费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但寿险深度(2.68%)低于全球平均水 平(3.3%),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从影响寿险的经济社会因素来看,人均 GDP、城市 化水平、教育水平处在长期提升期,叠加人口结构红利的中长期利好、居民杠杆率的稳 中有升及温和通胀水平,可以使得寿险业(尤其是保障型业务)在未来中长期仍可实现 平稳较快增长。根据模型测算,在中性假设下中国寿险深度将在 2032 年达到 6.68%的峰值,仍有 15 年的黄金增长期。保险公司的利润与 EV 均处于中长期增长阶段。  
 
内容目录  
1. 中国寿险市场:保费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深度提升空间大 
2. 影响寿险深度的经济因素 
2.1. 经济因素 1:人均 GDP 高于 3-5 万美元时寿险深度达到顶峰 
2.1.1. 日本经验:寿险深度在人均 GDP 达到 43118 美元时达到顶峰 
2.1.2. 中国情况:寿险业尚有较长的黄金增长期 
2.2. 经济因素 2:居民杠杆率与寿险深度呈正比 
2.2.1. 瑞典经验:经济增长期间,寿险深度与居民杠杆率的变化高度一致 
2.2.2. 中国情况:杠杆率仍有上升空间,有望带动寿险深度进一步提升 
2.3. 经济因素 3:通货膨胀不利于寿险深度的提高 
2.3.1. 法国经验:寿险深度与通胀水平反向变动 
2.3.2. 中国情况:低通胀水平有利于寿险深度的提高 
3. 影响寿险深度的人口因素 
3.1. 人口因素 1:35-54 岁人口占比与寿险深度同向变化 
3.1.1. 美国经验:35-54 岁人口占比与寿险深度同时达到顶峰 
3.1.2. 中国情况:5 年内人口结构红利将促进寿险深度的提升 
3.2. 人口因素 2:死亡率与寿险深度同向变动 
3.2.1. 新加坡经验:寿险市场成熟后,寿险深度与死亡率变动方向一致 
3.2.2. 中国情况:寿险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寿险深度提升与死亡率相关性不显著 
4. 影响寿险深度的社会因素 
4.1. 社会因素 1:寿险市场成熟后,社会保障支出挤出寿险需求 
4.1.1. 德国经验:寿险深度达到顶峰后与社保支出呈反向变动 
4.1.2. 中国情况:社保体系“广覆盖、保基本”,保障程度有限,社保支出增长与 寿险深度提升同步 
4.2. 社会因素 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寿险深度 
4.2.1. 德国经验:寿险深度和城市化率几乎在同一时间达到顶峰 
4.2.2. 中国情况:城市化进程尚未结束,寿险深度有望提升 
4.3. 社会因素 3:教育水平与寿险深度正相关 
4.3.1. 丹麦经验:寿险深度提升与高等院校入学率提升有高度一致性 
4.3.2. 中国情况:高等教育的普及有望提高寿险深度 
5. 寿险深度定量测算:中性情况下将在 2032 年达到 3.61%峰值 
5.1. 世界寿险业增长模型 
5.2. 寿险深度基准比预测 
5.3. 寿险深度定量预测 
6. 寿险深度提升的过程中,寿险周期的波动性弱于经济周期 
 
图表目录 图 1:全球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寿险保费收入(百万美元) 
图 2:全球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寿险深度(%) 
图 3:2017 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寿险深度(%) 
图 4:人均 GDP 对寿险深度的影响(2017 年数据) 
图 5:1980-2016 年日本寿险深度与人均 GDP  
图 6:1980-2017 年瑞典寿险深度与居民杠杆率 
图 7:2008-2017 年中国、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经济体的居民杠杆率 
图 8:1980-2017 年法国寿险深度与通货膨胀 
图 9:1989-2017 年中国寿险深度与通货膨胀 
图 10:1990-2017 年美国寿险深度与 35-54 岁人口占比 
图 11: 2017 年中国主要年龄分段人口占比 
图 12:2003-2016 年新加坡寿险深度与粗死亡率 
图 13:2006-2016 年中国寿险深度与粗死亡率 
图 14:1990-2015 年德国寿险深度与社会保障支出 
图 15:2012-2016 年中国寿险深度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图 16:1980-2017 年德国寿险深度与城市化率 
图 17:2018 年世界主要国家的城市化率水平 
图 18:1980-2016 年丹麦寿险深度与高等院校入学率 
图 19:2003-2017 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图 20:1990-2017 年香港寿险深度与 GDP 同比增速 
图 21:1981-2017 年台湾寿险深度与 GDP 同比增速 
图 22:1973-1980 年美国寿险保费增速与 GDP 同比增速 
图 23:上市保险公司动态 PEV 估值水平(倍) 
 
表 1:2009-2011 年新加坡 GDP 与寿险保费情况 
表 2:世界寿险业增长模型回归结果(括号内为 t 统计量,***表示在 1%的置信水平下统计 性显著) 
表 3:不同情形理论和观测寿险深度预测结果 
表 4:上市保险公司估值及盈利预测(基于 2018 年 12 月 05 日收盘价)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   
 
 
 
 | 
| 
 | 
| 
 | 
| 
 | 
 |